藍光

💙司機💚團:新東方💛坑:南方公園,歷史同人,盜筆,霹靂,薩爾達。💜宋詞、唐詩

荀子对儒家的批评之心得小记

  如有谬误恳请海涵与指正。


  本文基于课堂讲义之阅读而写成,内容并非个人创意,引文皆由老师整理而成,本文只陈述阅读过后之吸收与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全都与讲义内容相关)。


  劳思光先生虽然在他的《新编中国思想史》中将荀子视为儒家的歧途,否定了荀子对先秦儒家发展的贡献,但毫无疑问地,不论是孔子的制礼作乐、教化抑或正名的思想,都被荀子传承下来,因此荀子必然有其作为先秦儒者的重要性。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曾说过肉「割不正,不食」,这些礼教名节方面的思想,在孔子思想中还是与道德论述并列,占有一席之地,荀子能继承并发展这些思想,是他在先秦儒家能与孟子齐名并列的原因。


  孟子曾「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涣然复明于世」,荀子的〈非十二子篇〉对诸子百家做点评,形成东周思想史雏型的部份材料,但他的本意应与孟子相同,是为了「辨异端,辟邪说」。〈解蔽篇〉:「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这是他对惠施的批评,也是对整个名家的批评,即「蔽于辞而不知实」。荀子强调「正名」、「制名以指实」,他对名字与指称的事物是否符实有所要求,名家虽称「名家」,却「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非十二子〉)沦于诡辩学派仅仅口舌上的狡辩,与现实差距甚大,无益于礼义教化(「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不苟〉)与端正纲纪(「不可以为治纲纪」〈非十二子〉),这是荀子批评之处。


  荀子具体举证了当时名家学者用来辩论的题材,由于名家传世的文献不多,荀子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不少可供研究名家的材料,如「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鈎有须,卵有毛」等「是说之难持者也」的诡辩。如果这些说法不具有公信力,不被相信的话,自然不会引起荀子的注意,「而惠施、邓析能之」、「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不苟〉)、「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非十二子〉,荀子应是怕名家混淆视听,因此写文章驳斥名家,并提出「言必当理,事必当务」(〈儒效〉)的理论。


  荀子基于坚持儒家礼义,来排斥名家:「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儒效〉)。承继了孔子的正名思想,荀子进一步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如〈正名篇〉区分出「刑名、爵名、文名」等特殊名称,以及「散名」通用名称,以及「用名」不惑于邪说的方式等,提出他的理论在维系社会秩序、排定尊卑贵贱上的效用与具体作法。


  从孟子与荀子都写作长篇的战国散文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可以看出儒者并不反对辩论,但是儒家与名家对辩论的存心有很大的不同,荀子主张「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非相〉)即并非像名家一样为了口舌之快或者名声而辩论,或者流于表象上的争奇,而是为了明圣人之道、君子之道,以正名实。


评论
热度(8)
©藍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