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

💙司機💚團:新東方💛坑:南方公園,歷史同人,盜筆,霹靂,薩爾達。💜宋詞、唐詩

关羽并不善《春秋》,善春秋者,服虔也

  以下是逍遥子的原文引文,以及底下回覆,我一一说哪里有误。


  大家都知道关羽喜欢读《春秋》,关羽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中著名桥段。而这故事应该是三国时就相当知名,


  《三国演义》不等于《三国志》也不具有历史记载的效力,从何认为关羽喜欢读《春秋》是一件史实?


  像《江表传》就记载:关羽平时《爱读《春秋左氏传》,对内容相当熟悉,能够朗诵自如。「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江表传》的作者是西晋人虞溥,出处没有问题。

  但是《春秋左氏传》是左传,不是春秋。


  左传的作者传言为左丘明,春秋的作者传说是孔子。

  当我找春秋的原文页面时,wiki上只找得到五传,分明是:


  一、左传


  二、国语


  三、谷梁


  四、邹氏传


  五、夹式传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春秋》原文失传了。


  从以上五本,我们应该可以得知左传不等于国语也不等于谷梁也不等于邹氏传也不等于夹式传。


  那为什么逍遥子大大还有drunkwolf大大会认为左传等于春秋?


  《左传》跟《春秋》从体例、作者、内容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书。


  春秋号称是中国史上第一本史书,左传不是中国史上的第一本史书,而且它的体例很接近历史散文,而《春秋》根本连散文都称不上,因为它的内容是很简短而且不完全的。


  《宋史•王安石传》有这样的一段话:「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王安石 以《春秋》多残缺,而解经者每遇疑难之处,即指为阙文。断烂,残缺不全。朝报,政府的公告。


  左传写得这么好哪里像断烂朝报?一部连大儒王安石都觉得看不懂的天书,关羽看得懂吗?当时的「众」武将看得懂吗?如果连武将的文化水准都那么高,那就不需要文人文官行政官执政官军师了,武将就打仗兼执政就好了。


  不过读春秋的不止关羽,大概来说,当时很多人的启蒙读物都是《春秋》曹魏的李典就是代表之一。


  我上面已经说了,春秋的原文是「断烂朝报」。


  这又不是三字经,也不是弟子规,是要怎么拿来启蒙?


  蒙卦 (山水蒙)卦辞:「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是《易经》的原文。


  「启蒙」本来是指一个人蒙昧无知,藉由得到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得到知识上的启发,进而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大多是指一个人的孩童阶段。


  大家应该都知道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的,左传是为了帮春秋的内容作注,并且补充春秋那些「断烂朝报」才写成的一本「可以单独阅读」的书。(国语跟谷梁就不行,夹氏邹氏已失传,故无从得知)


  01.隐公(元年~11年)

  【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叁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伍月,郑伯克段于鄢。秋柒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玖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贰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隐公贰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伍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捌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玖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贰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隐公叁年】春王贰月,己巳,日有食之。叁月庚戌,天王崩。夏肆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捌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贰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隐公肆年】春王贰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玖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十有贰月,卫人立晋。


  谁可以告诉我看这些东西到底是要启蒙人生中的哪方面?


  我坦白说一句:


  就算真的很乖从《左传》开始读,然后知道桓公杀掉隐公是因为羽父离间兄弟感情、州吁会被杀是因为石碏不顾他儿子石厚的感觉杀了他儿子的主子好了,(以上都没记载在春秋,只写在左传)


  可以因为读了这些事情学到什么?


  我相信三传对读,左传的故事+国语与谷梁的解释以及义理综合起来还可以学到一些厚黑学或是古代历史的循环,但是只看春秋到底能启蒙什么?


  (只看左传都不见得这么天才瞬间被启发了)


  更何况江表传从来没有说过关羽读的是春秋。他读的是左传啊!


  「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羣书。」


  李典读的也是左传。


  孙权就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小时候就读完《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有没深入研究易经。接掌东吴后,对于历史著作研习更多,《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和各家兵书,孙权都常常读,而且感觉很有帮助。建议吕蒙要多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东观汉记》」


  吴下阿蒙的故事来源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可信。


  这里孙权提到的书,其实就是汉朝的「六经」。


  我说句难听话,孙权只读了六经还觉得自己很厉害吗?


  从先秦开始六经就已经有了身为经典的雏型,后世都说六经是儒家经典,然而九流十家都共通读这些经典,只是这些书籍都经过孔子的整理,故称为「六经」。


  《庄子.天运篇》:「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


  因为六经不是儒家的专门经典,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一起读的共通教材,所以庄子也知道。传说儒家的起源是王官之学,从孔子是没落贵族,向平民、商人等传授贵族礼仪之学而言,这个讲法或多或少都是可信的。


  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只要是有在江湖上行走的,大尾的从孔孟荀,到小尾的,可能汉朝帮淮南王编写《淮南子》的不知名食客数百人,应该全都把六经背到滚瓜烂熟,六经只是基本教育而已。没有什么看完就变成一代大将的说法。


  至于《庄子.天运篇》提到的〈春秋〉,由于春秋概括的年份很长,而且还有经过一些资料的增补(有人认为春秋被人拿左传的资料再补入),他的成书年份与左传一样不能太过确定。


  我知道的是西汉时期由于董仲舒的推广,公羊学含有大一统的思想,价值被提高;到了东汉,由于左传是古文经的缘故(左传在孔壁中被发现,详见今古文之争)两者都流行过,只有春秋因为没什么人懂的关系一路没落至今,研究春秋的人通常直接读三传而不是读春秋经本身。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庄子所言的六经之中的春秋,可能是指公羊或左传,但不太可能是指春秋本身。


  从春秋的条目,我们可以知道左传学者有杜预(也是目前学界治左传主要使用的本子)、公羊学者有何休、谷梁学者有范甯。


  但是「春秋本身的注」,维基只记了一个清.方苞,那都是清代的事情了。一直到现在,各大学中文系会开左传课,但依然不会开「春秋课」,因为春秋很难懂、失传了,研究的人不多。


  吕蒙按照孙权的读书计划,就成为一代大将了。


  「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从吕蒙的经验来看,武将读兵法当然是必备的,但也会涉猎《左传》《国语》等其他经典,这点跟当时士人习惯是一样的。不过武将和士人的阅读习惯还是有些微不同,像张昭退休在家,就在为《春秋左式传》和《论语》做注,同朝的严峻小时候从读《孝经》开始。


  前后文都把左传当春秋,这里又说左传、国语是其他经典。


  事实上左传跟国语都不能算是「经」,只能算是传,也就是一种注解、参考用的书。


  更何况左传一直都被怀疑可能是孙武的著作(当然这只是一种怀疑,可能性不高)。


  不说国语,因为国语是对春秋的字词解释,左传内是涉及一些军事思想的。故将左传当成兵法辅助读物没有问题。


  由此看来,张昭在家读左传、论语,阅读习惯上跟别人也没什么不同。


  何况那个时候谁没读过论语?就是现在的人,国小几乎也都被逼读过论语。


  「在里宅无事,乃着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权尝问衞尉严畯:「宁念小时所暗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曹魏的钟会,也是从小就要读各种儒家典籍,《孝经》、《论语》、《诗经》、《尚书》、《易》、《春秋左氏传》、《国语》.....


  「其母传曰:「夫人性矜严,明于教训,会虽童稚,勤见规诲。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谓会曰:『学猥则倦,倦则意怠;吾惧汝之意怠,故以渐训汝,今可以独学矣。』」《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这些人读的几乎都不脱六经,也不超出六经。


  如果说这篇的标题「三国时武将都读什么书」只是要证明大家读的都是《六经》的话,我只能说不只是三国,不只是武将,几乎从六经在先秦流行开始,一直到清朝,有受过教育的人几乎都在读六经,只不过六经又分裂成十三经(如四书就是从礼记被割裂出来变成单行本)。


  从钟会和严峻的例子可以看到,当时士人已经有一套完整的阅读进度,随着年纪不同,要读不同的儒家经典。儒家经典的普及,在东汉末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我前面有提到这些书是先秦时期九流十家共同的读物。


  这些书后来被当成「儒家经典」是起因于汉朝首开学官,取士使用六经作为标准,但汉武帝其实是用儒术,也就是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黄老之术,他根本也不是儒家的人,现在说起董仲舒是不是儒家学者,都还有非议。


  所以关羽读《春秋》,其实很正常。不过后人将关羽夜读《春秋》,

  结合其红脸长须,就将关羽打照成儒将形象。只能说看书看得这么有名,历史上也只有关羽了。可以跟关羽媲美的,还有一个,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太宗赵普。


  最后我要说一个人,他的名字叫作服虔。


  服虔善《春秋》


  【原文】服虔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作食。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世说新语.文学篇》


  世说新语是当时的人的谈资(清谈用资),还有月旦评、人物品评的功用,由于牵涉到当时真正的任官(三国演义没有),一样是文学作品,比起幻想占七成五的三国演义,可信得多,年代也近得多。


  三国演义说关羽善春秋,世说新语说服虔善春秋,我挺世说新语,我不相信三国演义。


  据我老师的说法,三国演义可能是为了加强三国演义之中关羽的强度,让他文武双全,所以将服虔的形象加诸关羽身上,以至于现在关公神像有的会拿书,但是根据《江表传》的说法,他看的也是左传、不是春秋。


  以左传从东汉以来流行的程度(详见今古文之争,由于左传从孔壁挖出来,汉光武帝使用谶纬之术登基,所以东汉古文大兴,今文经的地位被压抑,左传得以立于学官),只要有知识一点的人、想当官的人甚至已经当官的人,都看过左传,不是一件「很值得讶异」的事,毕竟他们想当官、在当官,而左传被立于学官,他们当然必须要看。


  接下来就回到上文曾经讲过的部分了。


  春秋当时就已经失传得差不多了。


  左传之中目前仍夹着春秋的原文,从晋朝的时候杜预就已经把二者合刊。


  合刊的理由有二:


  一、只看春秋看不懂(我有列原文在上面),一定要配左传。


  二、春秋当时的刊行量已经很低了,如果没有这样合刊的话,恐怕会失传。


  这个不是骗人,不必秦火,也不必四库全书,全中国的古书失传的就不知道多少,有的因为战争,有的是因为自然淘汰,很多书大家不爱读,就没人抄、背、流行,夹式传、邹氏传都是这样自然淘汰下来的。


  现在的春秋都是从左传上面摘下来的,不然春秋原本、残本也没有在任何的墓里挖到出土材料过,何来的出处?


  我觉得读春秋很正常阿,春秋在当时就是基本读物,读史当兵书,我相信关羽文采应该是OK的。


  这一整句话我觉得都不OK。


  一、读春秋不正常,连王安石都读不懂,先秦时期春秋刚写出来的时候都要有人作传了,还作了五种版本(左传国语谷梁夹氏邹氏),谁看得懂谁才不正常。


  二、呈上,春秋不是基本读物,公羊是西汉基本读物,左传是东汉基本读物,春秋都不是。


  三、王安石认为春秋是政府公文存档,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正确而接近的答案,就跟《尚书》的性质一样,尚书是国王的政府公告文件。


  至于春秋,很有可能是鲁国的史官收到各国的外交通知以后保留的存档,这也是为何左传、春秋之中都有许多「不告不书」,春秋甚至必须被从左传里头补材料的缘故,春秋根本不是什么史书,不然怎么会没有人看得懂?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春秋不是史书。


  春秋整本书涵盖的年份很长,但书中鲁国嫁公主的次数非常少。


  综观中国历代的史书,举凡王公贵族的动向,大多有所叙述。如果春秋是一部史书的话,作者就会有意识地补足没有写到的部分,但是有很多次鲁国嫁公主的纪录,是别国史书之中有纪录,春秋之中却没有的,明明可以去收集的资料,为何不补全?(左传、史记都是透过作者四处收集资料写成的)


  这更可以证明春秋不是什么史书,只是政府公文资料集。看这种东西是要学什么历史兵法,得到什么人生启蒙。


  四、左传有兵书的色彩,春秋没有,原文我有附在上面,可自行查阅。


  五、如果关羽的文采很好,被写上世说新语的就不会是服虔,而是他。


  一个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不必因为关羽一直以来被神化,就无限在各种领域提高他的地位,只能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会的东西,关羽不必一定就要会读春秋,方苞有帮春秋作注,关羽不必这么忙。


  DrunkWolf


  我是觉得逍遥子的想法正确诶,所谓春秋为当时基本读物,就像现在的西游三国一般 人众皆知,看的人也很多,但有看跟看得懂还是有区分的。


  我整篇写这么长只为了证明「逍遥子有很多想法我都不觉得正确」。


  1.春秋不是当时基本读物,东汉基本读物是左传


  2.西游、三国是通俗的章回小说,西游是白话,三国是文言,西游、三国的传统都有经过很长期的发展,像是金朝的时候有诸宫调,宋代的时候有话本,一直延续着这些弹词、说书、戏曲的平民俗文学发展,最后才成书,《西游》、《三国》可以做小说、戏曲、俗文学的研究,但不论是做春秋学还是做左传研究,都属于经学系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做经学的会学俗文学,做俗文学的会学经学,但是不会指手画脚,说对方做出来的研究不对,paper不对,除非对那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不然也不敢在研讨会上公然挑战自己不擅长,但对方很专精的东西。


  所以我完全不知道拿西游、三国来比左传、春秋,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共同点。


  西游、三国、春秋、左传,是完全不同无法被拿来比较的东西阿。


评论(4)
热度(15)
©藍光 | Powered by LOFTER